【搶玩具】
昨天治療課,是個剛滿2歲的孩子。這天,媽媽臉色凝重,於是便利用帶完活動剩下的時間跟媽媽聊聊。
媽媽:老師,他最近很愛生氣,甚至還會推人,昨天我們去共學團,他就推別的小朋友!他這樣是不是情緒控制很差!
我再進一步詢問:他推人是什麼情況下發生的?
媽媽:就是大家一起玩玩具,他不想別人靠近,
就動手了!
我:那媽媽是如何處理呢?
媽媽:我馬上拉住他的手,跟他說玩具大家一
起玩,不可以推別人!
我:媽媽很努力教導他呢!不過那個玩具是他
正在玩的嗎?
~~故事終止線~~
搶玩具,是每個孩子都會發生的事情。而身為家長的我們,很有教養責任的希望孩子能符合社會期待,要能分享不生氣,卻忘了孩子的想法。
2歲左右的孩子,自我意識高漲,什麼都是我的,即使別人只是靠近想看一下,怕被搶走的保護反應使然,有些就會出現推、打別人。
可以試試以下處理的方式:
👉預先防範。
將你的手隨侍在側,若出現可能的攻擊情境,在攻擊前先制止,特別是在孩子曾經有過類似舉動後。
👉試著幫孩子說出來。
分享的能力,在2歲還未能成熟,尤其是孩子正在玩的當下。若孩子明顯還在玩,可以試著幫孩子說出來,並加上肢體動作說“請你等一下,我們還要玩喔!”
👉接受孩子的氣質與情緒,幫他說出感覺。
有些孩子很樂於分享,有些孩子被搶玩具後是大哭,有些孩子不愛分享會生氣,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,我們要去接受孩子的表現。需要時可以試著幫他說出感覺“我還想玩的玩具被拿走了,會好難過(生氣)”。
👉轉移孩子注意玩別的玩具。
可以的話,試著用其它玩具轉移孩子注意,並在收拾後給予新玩具,並順勢說“換別人玩嘍!”,讓孩子慢慢接受玩具是可以輪替著玩的。
👉事先預告,確實執行。
約定好不能出手推打別人,可以用比的或說出來(過程中仍要大人執行第一點預防),倘若孩子在制止後仍多次出手,則要確實執行事前預告的處理方式,例如:回家、暫停一下不能玩。
👉在家練習分享,繪本故事來輔助。
在家可以將某些物品設定為媽媽的(爸爸的),孩子想要使用時必須先詢問,父母也可在玩玩具過程中,詢問孩子是否可輪流玩,如何叫做輪流,例如玩5次……。共讀時,挑選有類似題材的故事情境,讓孩子慢慢理解與練習。
還有什麼好妙招,歡迎大家一起來經驗分享喔!
#搶玩具是孩子天性
#別人手上的比較好玩
#我家6歲和1歲半也常上演同樣戲碼
#還是有像照片中天使的時光